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MVVM简化的Messager类的相关资料,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,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,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
正文
MVVM简化的Messager类实例代码
前言
在开发Wpf/SL应用时,经常会遇到不同页面和窗体之间的参数传递的问题。对于这类问题,我们一般通过事件实现数据传递,也可以定义全局静态变量来进行数据共享。这里我们则使用了另外一种非常高效而优雅的方法来进行消息传递,这里我称之为Messenger,事实上,Messenger并非mvvm的专利,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种设计模式,你可以在其它.net程序中使用它。
简化Messager类
看MVVMLight的Messager源码,自己实现了一个简单的Messager类。
Messager类可以在MVVM中,实现View与VM、VM与VM、View与View的通信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|
public class Messager { private static Messager _MessageInstance; private Dictionary< string ,Action> _MessageCollection= new Dictionary< string ,Action> (); private Dictionary< string , ActionClass> _MessageTCollection = new Dictionary< string , ActionClass>(); public static Messager Default { get { if (_MessageInstance == null ) { _MessageInstance = new Messager(); } return _MessageInstance; } } public void Register( string key,Action action) { _MessageCollection.Add(key,action); } public void Register<T>( string key, Action<T> action) { ActionClass<T> actionClass = new ActionClass<T>(); actionClass.action = action; _MessageTCollection.Add(key, actionClass); } public void Send( string key) { if (_MessageCollection.Keys.Contains(key)) { _MessageCollection[key].Invoke(); } } public void Send<T>( string key,T para) { if (_MessageTCollection.Keys.Contains(key)) { ActionClass<T> actionClass=(ActionClass<T>) _MessageTCollection[key]; actionClass.action.Invoke(para); } } } |
主要通过Register方法来注册,Send方法来触发。
比如,VM中需要显示一个窗体,为了不破坏MVVM模式,我们可以把显示窗体的方法写在View中,并注册到Messager
1
2
3
4
5
|
Messager.Default.Register< string >( "ChangeControlShow" , ExecuteChangedContrlShow); private void ExecuteChangedContrlShow( string msg) { //some code... } |
在VM中调用
1
|
Messager.Default.Send< string >( "ChangeControlShow" , "test" ); |
Send有两个参数,第一个是方法的Key,根据这个Key,可以找到唯一的方法,第二个参数是需要调用的方法的参数。
这样,你只要知道方法的key,在任何文件中,都可以调用注册的方法,不需要我们再去使用委托了。
总结
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,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,谢谢大家对米米素材网的支持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zly/archive/2018/06/12/9172766.html
发表评论